
央廣網北京2月8日消息,我國牽頭制定的電氣運輸設備領域首個載物國際標準《電氣運輸設備 第3-2部分:載物電氣運輸設備移動性能測試方法》(IEC 63281-3-2)正式發布。來自中國、比利時、日本、韓國、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專家協同完成了該項國際標準研制。該標準旨在為應用于室內外場景的各類載物電氣運輸設備評估建立統一的測試依據,將成為國際載物電氣運輸設備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進一步促進全球的廣泛應用。
載物電氣運輸設備(俗稱“無人配送車”)目前已應用在快遞、酒店、餐廳、移動零售等多個場景,移動性能作為其功能實現的基礎,是影響產品運行穩定性和效率的關鍵要素,是產品硬件配置和軟件性能的綜合體現。該標準由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專家邢琳牽頭研制,標準中充分考慮了載物電氣運輸設備在室內外典型應用場景移動性需求,明確了表征其移動性能的關鍵指標和測試方法,將成為全球制造商、用戶及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產品移動性能評估的重要依據。該標準不僅為相關產品的國際貿易提供了統一的測試方法參考,促進了國際貿易的順暢銜接,還為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相關產品制造商減少了重復檢測認證花費的時間,降低了經濟成本。

國際電工委員會電氣運輸設備技術委員會(IEC/TC125)成立于 2019年3月,英文名稱e-Transporters,由比利時承擔秘書處,美國、土耳其、英國、荷蘭、法國、西班牙、丹麥、瑞士、德國、比利時、韓國、日本、中國作為P成員參與。經國家標準化主管部門指導,我院專家上海電器科學jiuyou.com九游吳小東當選IEC/TC125首任主席。
截至2024年底,IEC/TC125已制訂并由IEC發布國際標準4項、在研國際標準1項、預研項目7項。其中,中國專家在電氣運輸設備術語和定義、安全、性能、接口和云平臺、設備能耗等重要領域牽頭完成國際標準研制3項、牽頭預研國際標準項目3項,占50%,為該領域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牽頭多項國際標準研制初步形成有利于發揮我國電氣運輸設備技術優勢的國際標準體系。
自我國專家承擔IEC/TC125主席以后,中國第一時間組建了國內主席顧問專家組和國內技術對口工作組,形成主席和中國專家相互配合的工作局面。近年來,我國先后派出了20余名國際標準專家,形成能夠覆蓋整個IEC/TC125國際標準化工作的專家隊伍。2024年,基于對IEC/TC125做出的突出貢獻,我國4名專家榮獲IEC 1906獎,充分體現了我國在電氣運輸設備領域的國際標準化工作獲得認可。